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汉朝打击匈奴的历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汉朝打击匈奴的历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西汉15年间威慑匈奴的是?
李广。
李广出身于将门世家,15年间先后在上谷、上郡、陇西、北地、雁门、云中六郡担任太守,足迹几乎踏遍了西汉的北部边疆,因作战凶狠而威震匈奴。
李广出身将门,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。李广是汉武帝时期,除了卫青和霍去病以外最著名的将军。先后抗击匈奴达40年,威震匈奴。匈奴也非常畏服,称之为“飞将军”。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《塞下曲》,就是咏叹李广箭法的: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后来李广在作战中迷失道路***。霍去病小小年纪就封冠军侯,李广一辈子都想封侯,但因为缺少以敌人首级计算的军功,同时因为杀降等原因,一辈子终未封侯。
西汉初期和汉元帝时期对匈奴***取了什么政策它有什么不同汉武帝时期又***取了什?
对待匈奴的态度汉武帝,对匈奴***取清剿的策略,保护了中原的农耕文明,但同时也导致了民族关系的对立不融洽.汉元帝***取和亲的方式,这样两个不同的民族实现了共赢,双方和平发展,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.
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朝派遣谁出使西域对付匈奴?
张骞出使西域。
汉武帝建元元年(前140),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,张骞应募任使者,于建元三年出陇西,经匈奴,被俘,后逃脱。西行至大宛,经康居,抵达大月氏,再至大夏,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。在归途中,张骞改从南道,依傍南山,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,但仍为匈奴所得,又被拘留一年多。元朔三年(前126),匈奴内乱,张骞乘机逃回汉朝,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,武帝授以太中大夫。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,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。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,至今举世称道。
张骞
张骞,西汉汉中成固(今陕西城固)人,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,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:
1.第一次出使:公元前139年,张骞奉汉武帝之命,出使大月氏,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,但并不成功。至公元前126年返国。
2.第二次出使:公元前119年,他奉命出使乌孙,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.
3.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,他与他的副使先后到过大宛、康居、大夏、安息等国,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。同时,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产相继传入中国,中国丝绸等商品也大量被运往西域,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。
公元前 138 年、公元前 119 年,汉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联合月氏、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。 公元前 127 年至公元前 119 年,3 次出兵重创匈奴,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、张掖、 酒泉、敦煌四郡。公元前 101 年,在轮台(今新疆轮台县)等地进行屯田,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。公 元前 60 年,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,西汉统一西域。同年,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 的军政机构。公元 123 年,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,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。
汉武帝对匈奴的三场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是什么?
1、公元前127年,匈奴重兵侵入汉朝上谷、渔阳。汉武帝决定避实击虚,派卫青进攻匈奴盘据的河南地(今河套地区)。卫青率军北上,发动突然袭击,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,收复河南地,设置朔方郡和九原郡,筑朔方城,***10万屯田戍边。这样,不仅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,而且建立起反击匈奴的前沿基地。
2、公元前121年,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几万人,向西两次出击。一次出陇西,越过焉支山(甘肃山丹)1000余里;一次出北地,越过居延山(内蒙额济纳旗),进抵祁连山,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。由于汉军沉重打击,匈奴贵族内部发生内讧,浑邪王杀休屠4万余人降汉。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、酒泉、张掖、敦煌四郡,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,控制了河西走廊,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。
3、公元前119年, 汉武帝派卫青、霍去病率骑兵24万,步兵10余万,分两路向北出击。卫青从定襄(今内蒙和林格尔)出发,北进1000 里,与匈奴主力接战,大败匈奴单于,直抵真颜山(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)。霍去病从代郡( 今河北蔚县)出发,深入漠北,大败匈奴左贤王军队,到达狼居胥山.(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德尔山)。这次战役具有决定性意义。从此,匈奴再无力大举南下。史称“匈奴远遁”,“漠南无王庭”
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,制止了匈奴贵族对西汉北部边境的侵扰,有利于北部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打击匈奴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汉朝打击匈奴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